星洲日报2012.03.01
“找到一份结合兴趣及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是人生最理想的一件事;如果能够兼顾家庭和社会服务工作,那么这份事业就能永续发展,人生找到快乐。”现年43岁的军鼓乐团教练郑棋强这么表示。
郑棋强在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坦言,音乐教育这条道路不容易走,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
他表示,管乐队教练这行早期在我国可说是冷门行业,没有固定收入,学校每月只给予200令吉微薄的津贴,许多人无法坚持下去而转行:如今收入和待遇都提升不少,也逐渐获得社会肯定。
他曾经在1995和1996年遭遇经济低潮期,一度萌生转行的念头。他表示热爱这份工作,将一直做到退休,并期待有更多后辈和新人加入这个行业,推动管乐队的发展。
郑棋强自从中学毕业之后,便加入管乐团教练这行,从担任助教开始,后来接手整个学校管乐队教练的职务。
作为一名全职的小学管乐团教练,他于一周内几乎天天都是在教学,先后为多所华小的乐队提供指导,现在笨珍大同学校、北干那那育民二小、古来二小,宽柔一小、宽柔五小及乌鲁地南智南华小担任教练。
郑棋强毕业自龙引中华中学,从1988年担任管乐团教练至今,已有24年经验。他个人喜爱吹奏萨克斯管,闲暇时还会玩音乐和进修音乐。
他自小学和中学时就活跃于课外活动,就读中学时是学校军鼓乐队的团长和热衷参与团体活动。他也在中学时代便热爱音乐,哪里有音乐会就去捧场。
郑棋强在音乐找到出路之余,也因为性格使然,喜欢参与社团服务,并从基层做起。他现在新山永德会馆、柔南兴安会馆、柔南中医药业公会以及新山华忠武术体育会这四个组织担任执行秘书的职务。
此外,他也是柔佛州永春联合会青年团团长、全国永春联合会青年团副团长、笨珍华青团团长、笨珍篮球总会会长等。
郑棋强与太太育有3名女儿,他认为,献身社会服务工作,能让心灵充满喜悦,人生充满意义。
他表示,个人只要在时间方面管理得当,具有执行力和领导力去领导一个组织,同时担任几个社团要职都不是问题,不会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家庭和正业的事务。
他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社团,不要计较职位的高低,因为做甚么职位都有发挥的舞台和成长的机会。
郑棋强说,由于政府没有大力在小学提倡音乐教育,加上许多学校由于缺乏资金添购器材,难以组成一支乐队。现有的华小军鼓乐队伍都是由学校董事部、家教协会组织和校方自行推动,并向社会热心人士征求赞助经费。
他说,在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忽略了学习音乐的精神。
他认为,音乐其实是人生其中一项重要的教育环节,例如台湾出了很多杰出艺人,就是因为学校的音乐教育完善和进步。
“目前在小校成立一支正统的学生军鼓乐队组织,需要大约10至20万令吉的费用,这包括乐器、服装、维修费等,资金成了学校发展音乐教育的一大障碍。”他感叹邻国新加坡小学军鼓乐队的演奏水平普遍上比我国的优秀,因为该国政府大力推动和拨款,在师资方面也十分充足。
他表示,从整个大环境来说,推广音乐除了需要政府和私人界推动,正如我国“音乐教父”陈徽崇老师毕生心愿是在新山建立音乐厅,柔州仍然缺乏音乐上壤的公众环境。
目前他与柔南几名志同道合的军鼓乐队教练,联合成立一个教练联谊会,展望将柔南各小学军鼓乐队的整体水平提升,转型以现代化管乐表演方式呈献给民众。
